[ 更换 ]
衢州兼职信息网 - 全国专业的网络兼职信息网站 副业交流群
热门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宁波昆明苏州郑州长春合肥南昌哈尔滨常州烟台南宁温州石家庄太原珠海南通扬州贵阳东莞徐州大庆佛山威海洛阳淮安呼和浩特镇江潍坊桂林中山临沂咸阳包头嘉兴惠州泉州三亚赣州九江金华泰安榆林许昌新乡舟山慈溪南阳聊城海口东营淄博漳州保定沧州丹东宜兴绍兴唐山湖州揭阳江阴营口衡阳郴州鄂尔多斯泰州义乌汕头宜昌大同鞍山湘潭盐城马鞍山襄樊长治日照常熟安庆吉林乌鲁木齐兰州秦皇岛肇庆西宁介休滨州台州廊坊邢台株洲德阳绵阳双流平顶山龙岩银川芜湖晋江连云港张家港锦州岳阳长沙县济宁邯郸江门齐齐哈尔昆山柳州绍兴县运城齐河衢州太仓张家口湛江眉山常德盘锦枣庄资阳宜宾赤峰余姚清远蚌埠宁德德州宝鸡牡丹江阜阳莆田诸暨黄石吉安延安拉萨海宁通辽黄山长乐安阳增城桐乡上虞辽阳遵义韶关泸州南平滁州温岭南充景德镇抚顺乌海荆门阳江曲靖邵阳宿迁荆州焦作丹阳丽水延吉茂名梅州渭南葫芦岛娄底滕州上饶富阳内江三明淮南孝感溧阳乐山临汾攀枝花阳泉长葛汉中四平六盘水安顺新余晋城自贡三门峡本溪防城港铁岭随州广安广元天水遂宁萍乡西双版纳绥化鹤壁湘西松原阜新酒泉张家界黔西南保山昭通河池来宾玉溪梧州鹰潭钦州云浮佳木斯克拉玛依呼伦贝尔贺州通化朝阳百色毕节贵港丽江安康德宏朔州伊犁文山楚雄嘉峪关凉山雅安西藏四川广东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宁夏香港澳门

一个二本老师的人生实验,一群寒门学子的20年

人生 学子 的人 老师

一个二本老师的人生实验,一群寒门学子的20年

一个二本老师的人生实验,一群寒门学子的20年

采访、撰文 | 灯灯

十点人物志原创

在黑龙江省中部的地级市绥化,有一所鲜为人知的二本院校,名为绥化学院。

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黑龙江及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和农村。他们是下岗职工、农民和农民工的子女,贫困生超过三分之一,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需要靠助学贷款和打工完成学业。来绥化上大学,是很多人第一次坐火车或出远门。

艾苓是绥化学院的写作课老师,执教17年,接触过的学生超过3000人。她把绥化学院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把这群贫困生称为“泥泞中的摸爬者”。

从2017年开始,艾苓先后采访了200多名绥化学院的毕业生,试图通过梳理这些贫困生的故事,探究贫困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作为我国偏远地区二本院校的缩影,绥化学院学生真实的成长历程,或许能回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出身寒门的人,是否还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以下是艾苓的讲述。

一个二本老师的人生实验,一群寒门学子的20年

没有选择的孩子

从1985年考入绥化学院(那时还叫绥化专科师范学校)历史系算起,我在绥化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

绥化是黑龙江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在松嫩平原上,属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质朴”吧。这里寒地黑土,都市气息很淡,没有高铁,只有绿皮火车和红皮火车,冬天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30多度。长期生活在绥化的人,大多从事着和农副产品相关的职业。

我所任教的绥化学院,在城区的西边,是绥化唯一一所高校,录取分数线略微高过二本线。学生主要来自于黑龙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和农村。每年报道季,校园里随处可见黑色面孔和红色面孔的家长。

冬天的绥化学院/图源受访者

我常说,来这儿念书的孩子,大多是没有选择的孩子: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报考大城市的院校可能滑档,家里又没条件复读。如果家里有条件,谁会选择来边疆省份的农业地区读大学呢?听说个别见过世面的学生,下了火车,坐上出租车在市里转一圈,扭头就回家再战了。

我们学校的贫困生比例很高,很多学生的父母是下岗职工、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或者有病人,学费都成问题。

官方对贫困生的界定分为三个级别,孤儿、低保家庭属于特困,低收入家庭属于困难,发生了变故的家庭属于一般困难。近几年,校里每年有30%的学生能获得贫困生补助,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名额常常不够用,总有学生落选。

我在文学院教写作课,有时会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里,我能了解到哪个学生的父母不在了,哪个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哪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很困难。但那些都是蜻蜓点水的叙述,具体有多困难,我并不清楚。

我也在课堂上观察过他们,我发现,家境贫困的孩子通常衣着朴素,上课喜欢“溜边”——他们总是坐在角落的位置,不爱说话,特别不希望老师注意到他。遇到一些和网络、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不靠勤学苦背,需要审美和电脑基础的时候,他们比普通孩子吃力得多。

艾苓工作的汇文楼/图源受访者

2017 年初,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贫困生调查说明》,邀请绥化学院的学生参与采访,想通过梳理这些贫困生的故事,弄清楚贫困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反响超乎想象的热烈,最终,我得到了一个由好几百人组成的数据库。我选择了2000年后毕业的学生作为采访对象,在我看来,2000年是中国教育内卷的开始,这一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取消了毕业分配制度,家庭出身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更加明显。

采访从1月持续到9月,我走访了200多名学生,记录了70多个学生从出生到上学,从毕业求职到结婚买房等各个人生关键阶段,最终选取了56个孩子的故事,写进《我教过的苦孩子》这本书中。

贫穷的烙印

我对贫困生的关注,也和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的老家在绥化下面的县级市安达,父亲是砖厂的工人,母亲是临时工,家中兄妹六人,我排行老四。我的爱人是我的大学同学,他家在条件更差的农村,读中学时,冬天学校没有取暖设备,一觉醒来,被子都结了冰。

专科时代的学校大门/图源受访者

我们俩毕业不久后就结了婚。结婚前,我娘听说对方是农村的,还没见面就强烈反对。她说,咱家条件不好,你上一回大学,以后肯定要过好日子,怎么能找个比咱家还穷的?再说了,你结了婚住哪儿呢?我当时很天真地回答,有纸壳箱子我就能过日子。

婚后,我们没有房子,两年后才用学校废弃的砖头盖了一个小小的房子。结完婚去上班,同事们看到我还穿着以前的朴素衣服,都说我一点儿也不像新娘子,结一次婚为什么不买几件新衣服穿?我自己穷过,所以特别能理解跟我一样穷的孩子。

艾苓/图源受访者

爱人曾经告诉我,他直到30多岁才觉得解决了贫困带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贫困生群体中很普遍,贫富差距带来的尴尬,会给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打击。

有个男孩和我说过一件小事,他上高中时,下雨天去班主任家做客,其他同学都知道用门口的地垫把鞋蹭干净,换上拖鞋再进门,只有他直接走进去了,还是第一个进去的,一回头才看到洁白的地砖上有一串泥脚印,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有些贫困生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会想方设法弥补。有个学生和“富二代”同学一起逛超市时,总觉得对方会买很多东西,因为害怕被看不起,他咬咬牙买了近百元的零食,心都在滴血,结果结账时发现,对方只花了50多元,其中还有30元买的是洗发水和沐浴露,回来的路上,“富二代”同学还问他,你怎么买那么多零食?

那个学生总结,贫困生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经济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心理上的虚弱和贫穷会让他们认为有钱人都是挥霍的,生怕被看不起。所以你会发现这个群体特别容易纠结,因为没钱而纠结,因为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而纠结,别人无意间开的一个玩笑也会让他们难受半天。

艾苓当班主任时,和学生在一起/图源受访者

除了自卑和敏感,家庭的压力也会让他们给自己背上很多思想包袱。

我采访过一个女孩,大学时有男孩追求她,她也挺喜欢那个男孩,但两人一块出去的时候,她心里时刻经受着拷问:“你学费都欠着,有什么资格谈恋爱?”每次感到快乐,她都有负罪感,有个声音不断告诉她,“你必须成绩好,为了自己的向往跑出来读书,增加父母的负担,你多自私啊,你有什么资格快乐呢?”

这种思维模式,以及种种客观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选择。

总体来说,贫困生在求职时会更偏保守,他们追求的是低成本的就业,稳妥,离家近。很多家庭条件过得去的孩子,寒暑假会去北上广实习,丰富简历。但家境贫困的孩子首先会想到,去了北上广住哪里?房租押一付三,能不能负担得起?这些前期投入就会让他们止步。

艾苓的学生们/图源受访者

我采访过的2000年到2010年间毕业的学生,大多通过考试考取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比如公务员,老师,事业单位的职员。

他们之中,考研的也比较少,大部分人会在考研和就业中选择就业,尽早赚钱,为家里减轻负担。即便是考研,他们也需要比别的同学付出更多,毕竟大学四年都在做兼职,在专业课上的投入就少了。

摸爬式努力

不止一个绥化学院的学生和我提起,求职时他们最常遇到,也最崩溃的问题,就是被HR问“绥化学院在哪儿”、“是二本还是三本”。辛辛苦苦考上了大学,出来后却发现没人知道这个学校,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挫败感。

不过,一旦被录用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会展现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他们都可以扛过去。书中我写过一个女孩,她毕业后换了三份工作,每一份都特别努力,每一次都有同事受不了,私底下找她说“你再这么干,我们没法干了”。

艾苓和学生们/图源受访者

危机感会时刻伴随着他们。家境优越的孩子顾好自己就可以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贫困生不同,除了养活自己,他们很早就开始考虑贴补家庭、父母养老的问题,就算透支身体,他们也要拼命地工作,拼命地攒钱。即便后来手头宽裕了,大部分人依然生活节俭,投资谨慎,甚至到了对自己有些剥削的程度。

我有两个学生,夫妻俩是大学同学。男生小时候是孤儿,女生家里条件也不好,后来经过多年奋斗,男生已经在市政府机关做到副处级干部了,女生也在事业单位工作,按理说收入应该挺不错的,但这个女生依然觉得自己和同事面对的是两个世界。

同事们琢磨的是美容、减肥、出国游,而她想的是怎么攒钱过日子。她不看电影,不去餐厅吃饭,她爱人每次约她上街,她都不去,因为逛街就会花钱。

2016年底,他们家买车了,一年后还清了首套房的房贷。同事都问她,你们家里不可能给你们援助吧,你们咋攒出来的?那个女生说,就硬攒。可想而知这个“硬攒”背后有多少对自己的剥削。

绥化的冬日街景/图源受访者

虽然对自己节俭,但他们特别舍得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投入。我教过的另一个学生跟我说,她和她老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努力,让儿子在学历、见识、生活条件上超越他们。

她家没有房,没有车,但她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培养儿子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这对夫妻对孩子的培养不局限于文化课成绩,还考虑到了给孩子选一个竞争压力小的赛道,送孩子学滑冰,不管未来滑到什么程度,至少身体强壮了。平时在家,两人也特别注重营造读书的氛围,没有特殊的事情,很少接打手机。

我常说,贫困生的成长过程是“摸爬式努力”。没有大踏步的前进,也没有一个可以指导他们的长辈,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走哪儿算哪儿,可能要用很多年才能走到其他人的起点。

这两年很火的“裸辞”、“躺平”,在贫困生的人生词典中是不存在的,他们永远走一步,看三步,因为没有退路,没有后盾,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各种预案,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变化,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正常运转下去。

读书依然改变命运

在深度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贫困带给一个孩子的影响,很多时候是隐性的,也是深远的。

有两个学生和我说,上大学的时候,最让他们自卑的不是穷,而是在专业学习上,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赶不上最优秀的孩子。

尤其是一些文科、艺术类的专业,像是海报设计的作业,不管是创意还是用色,最后的效果和你费了多少工夫关系不大,更多还是靠学生的审美和意识,而这些都来自于过去的积累和眼界。

求职时也是这样。有个身体有残疾的女孩,研究生毕业后去应聘一个营销策划的岗位,结果落选了。她问面试官,落选是因为她的身体残疾吗?对方说不是,是因为她提交的“双11”营销方案虽然文笔优美,但是没有可行性。女孩哑然,她平时没钱网购,确实缺少这方面的经验。

绥化学院校内的运动场/图源受访者

面对婚恋问题,贫困也会影响他们的选择。我教过的一个男孩,之前在学校是班干部,很有人缘,但是遇到女孩向他示好,他总是拒绝,他说他不能拖累人家,只有他完成经济上的自立,有信心给别人幸福了,才敢回应别人的好意。

一个人在婚恋方面是否受欢迎,除了经济能力,也取决于个人的情商,特别是和异性打交道的经验。有个男孩从小家庭残缺,跟着爸爸和爷爷长大,他的生活缺少女性参与,我就很担心,他未来知不知道如何和女生相处,如何经营一段亲密关系?

好在,我感受特别深的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贫困生群体中的很多人会积极地自救,努力修复自己欠缺的东西。

我在书里写过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女孩的老家在云南,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这种被抛弃感,让她在小学四五年级就患上了抑郁症,经常有自残行为和轻生的念头。但她意识到自己不对劲以后,并没有放任自流,而是四处找书,解答自己的心理问题。

上大学后,有一年假期,她打工挣了些钱,去长白山旅游了一趟,看了瀑布、花海和地下森林,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呼吸。回到学校,她见谁都笑,她对我说,“老师,我真没想到大自然有这么强大的治愈功能”。

还有之前说到的那个谈恋爱总有负罪感的女孩,后来她和男朋友结婚了,这份爱情治愈了她,男生的乐观和坚强也影响了她,两人如今过得很幸福,她告诉我,20年的自卑和敏感需要漫长的时间修复,但是爱的力量比所有力量都强大。

经过这么多年,我采访的大多数贫困生都和过去达成了和解。2010年前毕业的学生中,有人当上了绥化市人大代表,有人在北京开了律所,有人成了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更多人在学校或者事业单位谋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至于2010年后毕业的学生,互联网的普及打开了他们的眼界,拉平了一些差距,他们在职业上的选择会更灵活,比如做互联网运营,或者自媒体博主,离开黑龙江去大城市闯荡的人也更多些。

2017年暑假,艾苓到七星泡农场采访毕业生,学生们到客运站送行/图源受访者

经常有人问我,当下对于贫困生而言,读书还是最公平的上升通道吗?我认为是的。

无论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判,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都获得了比父辈更好的生活。采访的最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改变了命运,也依然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

虽然绥化学院的毕业生中,少有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但对于这些没伞的孩子来说,经过多年打拼,靠自己过上了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已然是教育的成功,也是他们个人的成功。

相关内容

安家补贴、购房补助……衢州引进医疗卫生人才!职位表来了,快来报名

小伙伴们,衢州长期面向社会引进卫健事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啦!快来get√——01引进计划市直卫生健康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职位表A类(紧缺岗位)市直卫生健康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职位表B类02引进人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

不少于5500名!衢州招募核酸采样和信息扫码志愿者,快点进来报名

志愿者招募为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缓解核酸采样和信息扫码队伍不足矛盾,夯实疫情防控基础,持续提升核酸采样能力,结合实际情况,我市将向社会招募组建核酸检测采样和信息扫码志愿者队伍。其中采样志愿者不少于500名,信息扫码志愿者不···

衢州市政法系统关于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清单的公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市政法队伍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现将全市政法系统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清单面向社会公开,恳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衢州市委政法委(一)顽瘴痼疾整治主要内容1. 违反防止干预司法“···

春节假期,在这十平方米的服务台里感受“衢州有礼”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 范志江“请旅客朋友们有序上车,不要拥挤,照看好小朋友和自己的随身行李!”在铁路衢州站的天桥上,客运员许慧茹正拿着扩音器一遍遍提醒着。在她身后,是1000多名准备乘坐高铁前往杭州、上海等地的返程旅客。刚刚落幕的春节7···

好样的!路遇女子欲轻生,衢州代驾师傅毫不犹豫跳河救人

潮新闻 记者 陈婕5月7日00点10分左右,衢州滴滴代驾司机吴必新骑着代步车,正在等单,经过西安门大桥时看到桥上两个女孩在哭,非常无助。吴必新立即停下,发现还有一个女孩坐在护栏外的灯带上,好像也在哭。不对劲!吴必新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后,没想到···

警惕“快递员”出手,衢州有人被骗95.8万元!

在网络社交平台陌生人添加你为好友对你嘘寒问暖带你刷单赚钱?还告诉你某平台有漏洞能带你赚大钱??注意!这是陷阱!小心诈骗超级加倍!近日,衢州市民张女士收到一条自称是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的支付宝好友添加申请张女士见对方的头像是该快递公司的logo没···

紧急提醒!衢州已有多人被骗

SALE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预售已经开启大家的钱包都还好吗?你的第一波快递即将送达但是小编在这不得不给大家提个醒了每年电商大促的时候也是“假客服”“中奖免单”等网购诈骗多发的时候“买买买”时请一定要注意谨防被骗要!当!心!“双十一”网购防骗指南···

重磅!团衢州市委重点项目事业部正式成立

小伙伴们还记得这篇文章吧?▼▼▼【青•关注】只为遇见你!团市委开始选聘重点工作项目事业部兼职人员啦!本期团团想和你分享的是团市委重点项目事业部正式成立!团市委重点项目事业部下设“青春衢州”融媒体中心事业部和“亲青恋”婚恋交友事业部两个重点工···

衢州电子导游证“上岗”,导游信息尽在二维码中

记者近日从衢州市旅游委员会获悉,衢州市电子导游证“导游身份标识”已经正式开始发放,这标志着已换发电子导游证的导游员,今后可正式佩戴“导游身份标识”执业。游客通过手机扫描电子导游证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获知导游的身份信息、执业信息、社会评价、奖惩···

网络刷单团伙横跨20余省诈骗:同伙全系亲族 也曾被骗

正义网衢州8月10日电(通讯员 杜依宁 汤思怡)网络刷单赚分成,足不出户赚大钱?这样成本低、利润高的美梦不过是一场骗局。日前,衢州市柯城区检察院对一起网络兼职刷单诈骗依法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后作出判决,林某等5人被判处2年至6年不等的有期徒···

微信朋友圈现 “代发广告能赚钱”内容 衢州有200多人掉入这个微信骗局

想赚钱无可厚非,但也要多留些心眼。在朋友圈看到转发的“代发广告能赚钱”后,心动了,结果钱没赚到就被踢出群了。近日,衢州有200多人掉入这个骗局。衢州警方接报后高度重视,经过半个月的侦查,于7月28日凌晨4时许,将涉嫌网络诈骗的李某、潘某等人···

衢州全市专兼职消防救援人员达4500余人

来源:衢州日报-衢州新闻网记者 龚诚良 通讯员 傅元璋 崔友成9月8日至10日,我市举行了首届消防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来自全市各地的12支参赛队、110名消防行业精英参加了此次竞赛。此次竞赛的参赛选手分别来自灭火战斗员、应急救援员、消防装备维···

“代发广告”能赚钱?衢州好几百人都动心了,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2018-08-07 07:1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徐成 吴怡菲看到朋友圈转发的“代发广告能赚钱”后心动了,没想到钱还没赚到,就被踢出了群。前段时间,衢州有200多人掉入了这样的微信骗局。衢州警方经过半个月的侦查···

衢州最赚钱八大草根职业,准备年后单干的看过来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你还在为赚钱苦恼吗?小衢州为你整理衢州最赚钱的草根职业,,再也不用苦逼的当月光族啦!1卖烧烤赚钱指数:★★★适合人群:夫妻档行情:在衢州卖烧烤投入又小,几张小桌子、几根小凳子、几个装菜和调料的盆盆罐罐、几十个盘子和一辆三轮···